《警花故事》1.
第一章:毕业分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毕业的我,本来是要分到市外经委下属公司的,但老妈嫌人家公司不稳定,硬是把我拽进了人民警察的队伍,如果狱警也算人民警察的话。我们这种英语专业毕业的,如果能分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到也算专业对口,可惜身为监狱长的老爹一贯清廉,从不搞人际关系,因此回老爹的监狱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
监狱除了关押刑事犯外,它还是个企业,生产载重汽车,只不过这个企业的劳动力由特殊群体组成。监区和厂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除了四周有岗哨、围墙有铁丝网外。
监区的外面是办公大楼,集行政、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于一体。这栋楼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糟糕的楼,一共六层,按设计图纸留出了电梯的空间,但却因为经费问题一直没有安装,甚至连基本防护都没有,一不小心就有跌落的危险,还好我在的那几年里没有发生任何与此有关的命案。
起初我被分到研究所,从事情报信息工作,一个月做一份汽车杂志。研究所位于大楼最高两层,单位头头们大多蜗居在一二楼,而五楼和六楼平常鲜有人来。天高皇帝远,实在闲得无聊就开一局乒乓,或者趴在电脑前玩游戏。偶尔会有一楼狱政科的人上来找我打印警官证,那时候其他科室的电脑还没有普及。
后来我被调到二楼政治处负责警衔和职称的管理工作,一到警衔晋升和职称调级我就开始忙,一个人忙不过来同科室的小C就会过来帮忙,就是那个小我一岁却想跟我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的小C同学。有时一次就要报好几十份材料,花名册的更新以及审批表的填写全靠一双手一支笔。
在政治处的那几年我经常跑省局和司法厅,对省局和司法厅熟门熟路,跟我接触多的要数负责警衔和职称这块的干事。当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层机关办事员的态度,不仅上报材料一次通过,人也特别和蔼。后来也是听人说起,说我长得很像那位警官的前女友。
警官下基层指导工作,我们在单位食堂的大厅里跳过一次舞,当我告诉他我要出国的消息时,他满脸的惊讶。也是机缘巧合,十年后回国旅游,居然在张家界某宾馆的电梯间里遇见他,电梯间里的他居然一眼认出了我,这回轮到我惊讶。
(原创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