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二十二)
~38~
刘志刚初到自行车厂时,由于满怀感激之心,工作也特别卖力。照例新来的大学生必须到基层锻炼,学机电的他被分到了机修车间。虽然他难以融入满口黄腔的车间工人之中,但大家看在他好学肯干,且是秦厂长的嫡系份上,对他还是客客气气,且格外照顾的,刘志刚的日子过得甚至还挺有优越感。就这样,几个月一晃就过去了。
人就是这样,被人瞧不起的时候,梦想着有一天能翻身为他人所追捧,一旦到了一群低一个层次的人们中间,有了鹤立鸡群的感觉之后,便蠢蠢欲动着想进入更高一层的圈子了。人生就是这样在失落、追逐、满足,再失落、再追逐、再满足的循环圈里不断折腾,直到再也折腾不动。
比较其他供职于银行、外资、合资、外贸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同学,相形扎堆于满身油污、言语粗俗的工人们中间的现状,刘技术员志刚仰天长嗟明珠投暗,在羡慕他稳定工作的人们身后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难以忍受仍有大半年的基层锻炼,干活的热情也不像刚来时那么高涨了,常常独自捧着本技术书籍发呆。
车间主任看在眼里,一天在秦厂长问起车间情况时,就提了一下让小刘早日进入科室工作的想法。老秦沉吟了一会:怎么说这都是姚远亲自介绍的人,不能让他憋屈了 —— 姚远对儿子挺看重,我也不能不仗义。于是让车间主任通知刘志刚第二天来厂长室。
第二天,刘志刚兴冲冲地来到厂长室,老秦亲切地询问了他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刘志刚感谢秦厂长和车间主任的关照,并表达了希望早日发挥更多光和热的迫切心情。老秦大赞他有志气,有前途,并提出要让他协助完成一项重要任务。
刘志刚得秦厂长垂青,顿觉雄姿英发、壮怀激烈,就差没有啸马临风,指点江山,能早日脱离那个底层劳动人民的圈子,是他多日来的期待,自然是对这项任务满口答应。
任务是这样的:自行车厂合资之后,出口增加了一大块,与市政府外贸处的关系也日渐重要起来。前一阵,上面规定不能随便扩招公务员,市府原来人员之懒散习惯改正还需时日,因此常常出现人手吃紧,工作积压的状况。于是市府各处就从基层企业想办法,也就是借调人员,反正下面公司多如牛毛,特别是大企业,几百上千人中借几个人用用,无关痛痒。工资企业发,办事在市府,一方面市府人员得以喘息,另一方面企业有机会和政府搞好关系,特别是像外贸处这种重要处室,想派人去帮忙的企业是挤破了头,抢着送劳力过去。
老秦那天去外贸处办事,得到处长明示,让他安排个把年青人来帮忙,最好是大学毕业生,会用电脑,懂得Foxbase。回到厂里,正好车间主任又提到了刘志刚,刘志刚的简历中说过他有电脑基础,会使用Foxbase等数据管理软件。两头一凑和,既满足了外贸处的要求,搞好了关系,也解决了刘志刚不安心基层工作的问题,这不正是一箭双雕、一拍即合吗?—— 老秦对自己的神来妙想兀自得意不已,不由乱用起成语来了。
老秦说干就干,以免夜长梦多,被别的企业抢了先。一个星期之后,刘志刚借调市府的手续就办好了。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何曼琳,用不经意的语气告诉她这个好消息,曼琳开玩笑说今后到市府办事可要找他了,刘志刚自是拍胸脯保证没问题。他顺便打听钟玉书的近况,得知钟玉书正以助教身份帮导师做项目,忙得前后脚打架,就连一周一次和曼琳的通话都只能言简意赅,匆匆带过,无暇倾诉相思,信更是很久不写了,对此曼琳颇有些失落。
刘志刚心下窃喜,这不正是接近曼琳的大好机会吗?以前自己只是个小乡镇来的小子,配不上她,如今到底也是在大城市混了,还有可能还成为“公家人”呢!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摇身一变,成为了青蛙王子,应该有追求的资格了吧?他虽然也觉得乘虚而入有些卑鄙,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辈子可能就只遇上一个触动心灵的女子,不抓住机会那不是太傻了吗?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提出请曼琳吃饭,曼琳再三推辞不过,又担心打击他刚刚乐观一些的心态,便答应周五一起吃晚餐。
周五那天,刘志刚一下班就到约定的餐馆等曼琳。那时是初冬,四季如春的江城气温还有十来度,刘志刚换上了全套西服革履,趁着时间还早,他又到洗手间认真收拾了一下形象,将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看着镜中一副顾盼自雄的白领派头,他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微笑。
刘志刚叫了一杯茶,低头看看表,估算着曼琳该到了,猛然间,他的肩头被人拍了一下,他愕然回头,迎面而来的是姚晓霞招牌式的清脆笑声……
原创小说,虚构人物。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0 条评论
这回是纯单人沙发啦!
坐到板凳,好满足哦
抱着凳子腿,绝不撒手
紫雨,这么多人物,写这么长,前后人物不混你好记忆力啊!
入得厨房,入得书房
刘志刚这个人,很有意思! (我有把“志刚”打成“志强”吗?怎么一点不记得了?
)
早上好
问好朋友们,周末快乐!
人物是不少,大家比我记得牢。
乐乐,你到前面看看,我也不记得是哪章了。
刘志刚的人生也许充斥着悲剧,但我希望能以比较轻松的笔触来述说他的故事。
紫雨周末快乐!
真的是好高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