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记录:上海杂事杂景杂想(下)
2012年6月13日 · 卉樱果 · 其他 (全局), 故乡亲情 · 2,970 浏览
上集罗列了些上海负面的现象,该说说上海的进步和好了。
如果说温哥华是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那么上海则是最适宜女人居住的城市之一。上海,有一点是肯定的,比起温哥华,更刺激女人的活力和美丽。因为这座城市 对于女人的包容,使得上海女人永远有心情打扮自己,不去PARTY,也可以穿的山清水绿。所以我的衣柜里,在温哥华去正规场合穿的,回国是一定要装进行李 箱的,可以在上海平时穿。上海的时装总是跟随着世界潮流,要看上海女孩子,千万别去外滩和南京东路,周末到新天地、静安寺,淮海路,徐家汇逛逛吧。
在上海理发,四十元人民币就可以洗头剪发附带颈肩按摩。理发的技术也实在让人放心。每次回国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我和LG总要去享受一下,完毕总是一身轻 松一脸新气象。 从温哥华的理发店出来情况就不同了,回到家里会对着镜子疑惑:那参差不齐的样子到底是温哥华的时尚还是理发师手艺的失误?以前成人高中的一位男生告诉我, 尽管温哥华的理发师个个有卑诗省理发行业颁发的执照,可他们的老师大多是金头发红头发的西人,练习对象也全是头发软软的鬈鬈的西人,剪削功夫的好坏无损毫 发。“所以呢,我们男同胞往往被收拾出一个‘盖盖头’,叫人好不郁闷!”
在温哥华,我每月去煤气镇商场The Bay化妆部做脸(护肤),买三次的打八折后加上GST和小费,大约110加币合人民币800元左右。在上海,护肤就比较合算。当然,美发店里几十元的千 万别去尝试,那床单和被单的卫生让人生疑。正规专业护肤的店家,两三百元一次的,无论环境和水平,和温哥华相差无几。所以回上海的一个半月,我做了三次护 肤,俺家哥哥则享受了三次精油开背按摩,出门连呼舒服呀舒服。
上海做小修小补生意的比较多,我在温哥华买的高统皮靴只穿了一年,掉了一个装饰扣,全大温没有修补的地方。万里迢迢带回上海,送到私人卖鞋子的店,人家一 看,说没有相同的纽扣,却答应到厂里帮我找,结果找不到,就把两个装饰扣全换了,只要四元钱。至于改裤脚改裙子更是又方便又便宜。
老女人说了些小女人的话题,再来叙叙大的方面吧。
上海的市政建设发展很快,尤其是轨道交通,有人抱怨说把上海地下挖空了,但是百姓出行方便了很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去巴黎,看着那复杂的地铁地图发呆,觉得 自己来自原始社会似的。现在,上海近二十条地铁站轻轨站的规模和装潢硬件肯定超过流行简约的北美温哥华了。车厢新而靓,一趟车的节数像火车那么长。即使这 样,每天上下班期间,车厢的门据说要地铁工作人员们把乘客们用力推进去才能关上。人,还是太多。
还有一点我感到很欣慰的是,在拆除了那么多弄堂房子后,上海政府似乎意识到要保留这一建筑特色了。我大妹和大妹夫原先住在弄堂房子的前楼和三层阁上,后来 他俩买了浦东外环附近的公寓,把弄堂房子给儿子结婚用了(上班方便)。前楼作为客厅,盘旋楼梯到三层阁的卧室,很有旧上海老洋房的味道,可是弄堂外墙很破 旧,环境也肮脏,半夜屋顶上还有老鼠黄鼠狼喧哗。前几年一直说要拆迁改成造高楼。今年政府说不拆了,派了工程队对外墙进行装修/装潢。不知道是政府没钱了 还是接受了保护上海建筑特色的呼吁,总之,我是倾向于每个城市要有其特别的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的纽约有什么意思呢。
上海的绿化面积增加了不少。这次是春天去的,到处看到绿油油的新叶,远看深浅不一,煞是漂亮。以前淮海路的法国梧桐树很有名气,在下面散步是很幽雅的。现在各小区内时兴种樟树,因为樟树是常青树,平时有稀稀拉拉的落叶,物业绿化工人们因此比较忙。
上海人一向比较文明,现在更进步了。以前以穿睡衣外出广被国人嘲笑,这次回去倒真的没看到此现象。更为明显的进步是,对红绿灯交通规则很遵守。还有,不少餐馆分了吸烟区和无烟区,吸烟区一般都在空调通风口下面。
每次回国,一个顶顶让人(或者说我)开心的事是就医方便,不用上街,我们住宅小区内就有医疗点,每个工作日上午有一位医生坐诊,其实他/她并不怎么看病, 只是按照病人要求开药方而已。如果病人不想花时间排队,可以把你想要的药名写在纸条上,和医疗卡一起交给医生即可,下午两点以后拿药。至于检查身体,在温 哥华是有必要了 才让你做CT/B超/心电图/验血的,而且报告是给家庭医生的,病人并不很清楚自己的所测指标超值多少。在上海,你随时可以无任何理由地提出检查,而且报 告当场或者最多三天后给你,报告上被测项目的标准值以及你的检测值列的清清楚楚,因为一般病人都像医生那样精通所检测的病情。当然,上海的医院因此也很像 大卖场,人多噪音大,病人等候的区域像候车室那样,显示屏不断地预报着病人应该去哪个房间看医生,医生也没时间给你笑脸看。
银行似乎也比温哥华先进,可以储存兑换各种币种,在一本存折卡上。而温哥华的银行,只接受美元和加币的存款。前年我们去欧洲旅行要兑换加币,还得提前好几天预约。
我在上海的时候喜欢上海,回到温哥华的时候喜欢温哥华,都好~
下面发一些上海的照片,除了最后一张上海夜景和最后一张七宝古镇是从网上借来的,其余都出于我那便宜的老旧的傻瓜机。希望大家喜欢,尤其上海人喜欢。
上海夜景
去弟弟家做客,到附近的和平公园小坐,我少年时期经常去玩的公园,那时这个地方还很偏僻,现在繁华的不输给上只角。
我家附近的街道,教育也是比较重视的一个方面。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健康会。
路人等候绿灯
七宝古镇
我爱你,故乡上海~
1. 海上寻梦 said,
2012年6月13日 09:23
我在上海的时候喜欢上海,回到多伦多的时候喜欢多伦多
回复:怎么和我一样,呵呵~
2. Ucdavis said,
2012年6月13日 09:40
应该拍拍复兴坊,花园坊,茂名路。喜欢听姚周吧?
回复:谢谢建议,记下了。下次回去一定去看看。这次主要是为了外甥结婚,还有照顾年迈的老父母(都老年痴呆了),隔日就去看,相机就在路上拍拍的。
3. annitezhao said,
2012年6月13日 11:14
加拿大的理发水平真的不敢恭维,就这个水平还比中国的贵很多。30岁绝对能给你剪成像40岁的。 再说加拿大修改衣服的,简直是惨不忍睹,改了几次裤脚在不同的地方,那个手艺差的,看不下去了,后来就回家自己改。织补就算了,在加拿大没有的。好几件羊绒衫就这样压在了柜底,等着下次回国了再织补。 鞋子出了问题,没办法了,扔吧,修一下比鞋子本身的价格还贵。 想当初刚来多伦多坐地铁的时候,有点呆:这个就是发达国家的地铁?比北京的不知落后了多少年。
4. 古稀天真 said,
2012年6月13日 11:44
想写上海的好,出发点是好,写着写着,一不留神又回到需要改进的老话题上去了。- 回复:是呀 中国的一大特色,是病人看医生,病人报药名,医生听写,照着开处方。这么做的时候,您觉得挺方便挺正常的,是吧?我写出来,您是不是读着读着就觉得这个中国特色有些不妥了呢?您也是老上海了,读过书,走过江湖,见过世面,怎么思路也和大多数中国劳动人民一样简单而浅显呢?- 回复:这个当然不正常的,但是因为好的方面比较少,放在这里平衡下吧
在上海,收费几百元的美容院就比只收几十元的美发店干净卫生?这个说法的逻辑理据在哪里呢?那瓶磨沙膏,那瓶清洁霜,是只有您一个人用的吗?到哪家店都是不同的手指伸进去扣出来再涂到不同的脸上哟!成本有高低,利润率有参差,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付的钱越多,被人赚的也越多。-回复:至少床单和睡衣是一人一套的。
"精油开背按摩"?什么是"精油"?带点香味的baby oil而已。什么是"开背按摩"?你家哥哥若是给您从头道来,恐怕您都不会让他老先生再去第二回了。- 回复:他喜欢被按摩,与油无关,呵呵
上海是最适宜女人居住的城市?您可真能扯,还扯得那么善良可爱。就那喧嚣,那污染,那拥挤,那食品安全,那斩人不见血的温柔一刀,哪一样是对女人细嫩的肌肤,柔弱的心灵有益处的?客气一点说,上海是最适宜赚女人和儿童钞票的城市才对。- 回复:这点观察点不同,我觉得在上海,女人有心情打扮自己。 您这篇见闻,如果要切题,就两句话。"上海的人工巨便宜。人多且傻,最适宜掘金发财。"- 回复:精确~但是我想用其他的语气表示而已
5. shanghai said,
2012年6月13日 11:48
写的很好。
回复:谢谢鼓励
6. 古稀天真 said,
2012年6月13日 11:52
"理发足疗"?您要真相信那些小姐会理发,会足疗,那可真是太天真了。
上海有一书呆子,被老母催着去楼下新开一理发足疗店剃头。甫进店,便有一女子迎上前来用极劲乡音的普通话笑说老板好。呆子说要剃头,那女子脸变得比变脸大师还快,冷冷道,不会!!
这是真事。
回复:小姐们主要是洗头按摩,洗发是男孩子们的干活。我们到扬州足疗过,那男师傅的手艺确实赞
7. Martin said,
2012年6月13日 12:51
写得好,赞一个!
回复:谢谢鼓励~
8. 小闷 said,
2012年6月13日 13:47
不错! 不错! 很不错!
回复:谢谢,谢谢,很谢谢~
9. joyysh said,
2012年6月13日 15:33
看了就想回去了,想念那里的人和物
回复:是呀,亲情人情旧景最为留恋
10. pauly4200 said,
2012年6月13日 18:20
也各人各講.我出生到离開上海就住在您所拍的”國泰影院”附近.也住過澳门,悉尼,奧克蘭,………..十几,二十年.現居多市二十年.也了曾于九三年及零七年返滬市小居,無淪環境,食物,气候都不适于我.
回复:回不去了,悉尼,奥克兰都是很舒适的地方,我都去过。多伦多其实也不错,虽然冬天冷,但是夏天热的爽快,不像温哥华,冷不冷热不热的,我们以后会到安省住半年,温哥华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