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MUTUAL FUNDS) 无疑是近些年来最流行的个人投资方式之一. 它采取专家理财和分散投资的方式实现在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上使投资回报最大化的投资理念越来越多的获得个人投资者和小型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共同基金市场也是一片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笔者在从业过程中也发现这种繁荣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如何 在五花八门的基金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成了一个非常令人头痛的… (阅读全文)
2008年5月 的存档信息
人寿保险有三种—-Term Insurance(定期保险), Whole Life Insurance(终身保险), Universal Life Insurance(投资连接型保险), 这三种保险的共同点是在受保人去世后, 保险收益人才会拿到保险金. 这是人寿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其他健康保险产品, 如医疗保险(Health Insurance)重大疾病险(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长期看护险(Long Term Care Insurance)和残障收入保险(D… (阅读全文)
又到了买RRSP的季节, 在你决定买RRSP之前, 必须了解以下知识: 1, 基金的管理费和销售费问题. 只要你有配额, 你可以选择在银行, 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买你的RRSP, 区别就在于投资渠道和管理费不同, 当然投资回报也不同. 虽然不同的机构投资侧重点不同, 比如银行在定存, 投资公司在MUTUL FUND , 保险公司在保本基金等, 但基本上在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你都可以接触到所有投… (阅读全文)
昨天(2008年2月19日)晚上接到一个咨询电话, 是从阿尔博它省打来的, 咨询RRSP的事情. 他说登陆我的博客进不去, 就特地打电话过来. 我不在该省从业, 所以没有办法卖RRSP给他, 没有做生意的可能性. 按常人的理解, 没有钱可以赚, 当然可以敷衍了事. 但我还是很愉快的和他聊了起来,仔细地回答他的问题. 不是因为我时间不宝贵或不值钱, 是因为我心存感激. 难道在阿尔博它省就找不到… (阅读全文)
小时候看一本连环画, 讲父亲去世后,两兄弟分家, 一人一半, 把挂在自己家高堂上的一块匾 “ 勤俭” 一分两半. 哥哥分了 “ 勤”, 整天耕作不息, 但因为不知道节省, 就象一个无底的缸一样, 到年底是分文不留. 弟弟分了 “俭”, 每天生活很节省, 但因为懒惰, 到年底也和哥哥一样结果. 看着两家的日子都过不下去, 就想起父亲的话, 把 “勤”和 “俭”又合在一起, 兄弟俩又勤又俭,生活美满…. (阅读全文)
在加拿大买股票(不如 “炒股”词的火力足) 就是一种投资,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做长线投资, 不是 “炒”, 没有人指望会靠股票一夜暴富, 所以大家都持平常心. 我没有去过加拿大的交易厅, 但我猜想不会象在国内一样有大户室或散户室, 交易厅里人头攒动, 象自由市场. 在股票市场进行交易的主要是一些基金经理级的专业人士, 看不出有市场的味道, 更象办公室. 由于技术发展, 个人可以通过才… (阅读全文)
你在出国之前听过破产吗? 如果你学经济, 只是在书本上学过. 我们无产可破, 除非你赌博, 把老婆房子输个一干二净, 也没有人宣布你破产. 在加拿大你随时都可能破产, 因为有这个制度,也有这个机制. 这不是吓唬人吗? 如何能破产呢? 如果我没有财产? 因为大家都听说富人破产, 穷人要破的只有脑袋. 这就是这个信用社会最让人害怕的地方. 就象在赌场一样, 你说我输光了身上的钱, 想… (阅读全文)
一位朋友发给我一封短信, 提出以上问题. 这是个可以自由发挥的考题. 我想就此出发谈谈我个人关于投资的一些看法. “为什么要投资?” 这个问题看起来莫名其妙, 但却是我们投资的出发点. 投资看起来是追求资产增殖, 也就是投资回报. 投资回报只是一串数子, 可以换成一贴钞票. 钞票能吃能喝吗? 顶多能当纸搽屁股.( 一个朋友回国到北京机场上厕所, 因出国久了忘了自带手纸的规矩, 就… (阅读全文)
不把钱绑在腰上, 当然应该存在银行. 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我没有入行之前, 我买了自己的第一笔RRSP 1000加币. 当时为了省事, 就在自己家门口的银行. 因为我告诉银行职员我有可能借我的RRSP买房, 这职员也因为少责任心,图省事, 觉的1000块给你理财不值得, 就给我存了活期. 第一年后,我收到投资报表, 我的帐户是 1001块. 当时很生气, 但打电话又不知道找谁. 第二年, 我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