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农村的几处场景
2016年7月20日 · 吴门客 · 博采 (全局), 岁月回眸
前几年在国内旅游时,一处景区陈列馆的墙上挂有几张大跃进和文革时的农村照片,另一处的景区建筑尚有残存的文革符号。 现找出所拍的照片,虽然不清楚,但也算是一个历史记录,可凭此遥忆当年。 照片说明: 第一张:1958年大办农村食堂,农民家中不开伙,都到“公共食堂”吃,从吃饭到喝粥到喝汤乃至被迫解散。 第二张:文革中在田间地头的“忆苦思甜”。 第三张:生产队在… (閱讀全文)
2016年7月20日 · 吴门客 · 博采 (全局), 岁月回眸
前几年在国内旅游时,一处景区陈列馆的墙上挂有几张大跃进和文革时的农村照片,另一处的景区建筑尚有残存的文革符号。 现找出所拍的照片,虽然不清楚,但也算是一个历史记录,可凭此遥忆当年。 照片说明: 第一张:1958年大办农村食堂,农民家中不开伙,都到“公共食堂”吃,从吃饭到喝粥到喝汤乃至被迫解散。 第二张:文革中在田间地头的“忆苦思甜”。 第三张:生产队在… (閱讀全文)
2016年7月5日 · 吴门客 · 情感 (全局), 岁月回眸
国内喜欢旅游的一位朋友,到欧洲转了一圈回中国后,在电话中对我开玩笑说:在国内旅游是看庙;到国外旅游是看“洋庙”。 前一段我去欧洲旅游,也看了很多“洋庙”,作为一个既不是教徒也不是信众的游客,在教堂中有所感悟。 查了资料,天主教、基督教与东正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实在复杂。能搞清楚的是,东正教的产生时间晚,教堂主要在前苏联境内。这次在法、德、意和瑞士,看的… (閱讀全文)
2016年5月9日 · 吴门客 · 情感 (全局), 岁月回眸
总以为,李白“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的诗句,拿来形容故乡扬州,也还说得过去。 说城北的蜀岗是“青山横北廓”有点勉强,虽然郁郁葱葱秀色可餐,但毕竟是高高低低的土丘,无半点山石嶙峋、峰峻壑秀;但从城东的湾头镇一带汩汩东流而来,向南绕城几经曲曲弯弯、又在文峰宝塔下折向西去的古运河河水,却确实算是白水绕了整个东城。 古运河的绕城这一段,应该叫护城河吧?几十年… (閱讀全文)
2016年4月7日 · 吴门客 · 博采 (全局), 岁月回眸
碧螺春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茶叶中的茸毛特多,若放在玻璃杯里冲饮,头泡茶水中的茸毛会在热水中上下起伏闪闪烁烁。据说, 这是由苏州太湖东山和西山的茶树品种及炒制方法所决定的。 约在二十年多前的早春,由吴县的同事陪同,替某上级大部门到东山镇供销社买碧螺春茶。当时还是计划经济,碧螺春茶由供销社购销。在供销社内,不时看到有一、二位农家老太走进来,手拿用… (閱讀全文)
2016年4月6日 · 吴门客 · 情感 (全局), 岁月回眸
似梦人生过眼空 今回故地访亲朋 瓦屋犹存老藤蔓 同窗难现旧面容 新柳道宽车流急 曲水花明市味浓 昇平歌舞多长寿 每遇街头九旬翁 (閱讀全文)
2015年10月3日 · 吴门客 · 博采 (全局), 岁月回眸
前年初冬返乡,曾到灵岩山下的景区看看,山上我以前去过多次,不仅熟悉古寺景物而且与寺中高僧有过交往。 灵岩山山下,原来是农村,当时有条窄窄的公路从山下经过,通向另一个名镇光福、就是“香雪海”景区所在地。山下这部分区域,现在属于吴中区的木渎镇,几十年前,经过当地政府折腾一番以后,圈成了景区。虽然,景区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可以一观,但终究是人造景点…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