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04-02-26 14:10 作者: 竹立 | ||||
|
||||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自从我在一些论坛里转贴了刘大生先生的一个帖子《病句走大运——从海子的自杀说起》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更不少。尽管在“推荐人语”里我一再申明,只是针对目前诗坛存在的一些现象的,并不表示对海子其人其诗的全面评价,但愤愤不平者依然不少。可惜,那些跟帖里大多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与空洞的表态,较少理性的分析和深入的讨论。 倒是个别人的提醒打动了我,他们说“既然你没有读过海子的诗?为什么要转这种缺乏起码判断力的帖子?”。首先,我并不认为刘先生说的全无道理,我们应该允许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即使我完全不同意刘先生的看法,只要他的观点新奇有趣、与众不同,我可能也会转他的帖子的。我不喜欢这个世界只有一种声音。 其次,海子的诗此前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读过。我喜欢逛书店,海子的诗我是翻过几次的,一些评论他的文章我也是看过的,但都没有引起我对他太大的兴趣。对于一些人称他为“天才”、“大诗人”,甚至对他的自杀也推崇备至,我颇不以为然。这也是我推荐刘大生的帖子的另一个原因,我希望破破这种盲目炒作的气氛。 这几天我抽空从网上读了不少海子的诗作,也认真研究了一些人对他的评价。我本不想在海子身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我觉得有点可惜。但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我还是打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一篇他的代表作来分析一下,写一篇短文,作为对那些支持我和反对我的诗友的回答。 找哪一首呢?他的长诗是不能找的了,不但读起来挺费神,评起来也不是一、两千字的短文所能做到的。除非是那些空对空的议论。还是找首短诗吧,而且还必须是公认的代表作。如果我找一首他写得并不怎么好的诗批评一番,显得不怎么公道。于是我自然而然想到了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不仅是海子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首诗,而且听说还收进了中学课本,意味着得到了较多的公认。因此说它代表了海子的诗歌水平应该不为过分吧?在我自己读过的海子的诗歌中,我也以为是最好的一首。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这几句诗表达了海子对世俗生活的向往。语言平易、朴实,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只是为什么要“从明天起”呢?我的理解与刘大生先生不同,我以为之所以要从“明天”起,就意味着诗人对“昨天”和“今天”是不满意的,他的感觉是不幸福的。因此他才希望“从明天开始,作一个幸福的人”。 诗人生前的朋友告诉我们,海子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生活贫困,不会自理,“连自行车也不会骑”,几次恋爱都不成功。因此他完全有理由感到不幸福。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使他向精神世界逃逸,诗歌成了他唯一的避难所,海子实际上是一个活在虚幻世界的人。我这样说,并不是贬低海子,很多诗人都是这样的。比如美国十九世纪的大诗人狄金森,一生足不出户、终老独身,现实生活也不幸福,却给世界留下了上千首佳作。这样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诗人的。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一句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诗人是否真的想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从虚幻的精神世界回归世俗的现实生活呢?其实不是。你看,“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诗人心目中的世俗生活与当时他周围的实际生活有多大的差别呀!在诗人的潜意识里,他想要的“幸福”生活实际上是一种与众不同、离群索居的隐士生活。这使我想起了瓦尔登湖畔的梭罗,不过梭罗的隐居更多的是反抗,有其积极的意义;而海子的“隐居”仍然是逃避,难免有些消极。 第二节诗又回到了世俗的话题,表现了诗人希望恢复往日的亲情,但“幸福”只是“闪电”,说明诗人也意识到,那种想象的幸福其实也是短暂的。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一段是受到许多人交口称赞的地方,认为表现了诗人的“博爱”胸怀,但如果结合下一句来看“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意思就不同了。请注意诗人的用词:“尘世”、“只愿”。言下之意,让你们去享受“尘世”的幸福吧,我还是“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点遗世独立、孤高自持的味道。一方面对“陌生人”表达真诚的祝愿,一方面又不愿与他们为伍,你看海子有多么矛盾! 平心而论,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成功的。语言平易、朴实;意象单纯、明净;内涵也比较丰富。但思想却是矛盾的、复杂的。既有对世俗幸福的向往,又有不愿与众人混同的清高。海子其实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缠着他,毒蛇似地咬噬着他,使他难以摆脱。写这首诗时,他内心积极的一面正好占着上风,使他写出了一首平生最好的诗作。但他终究没有摆脱掉与现实的矛盾,两个月后他在靠近大海的地方卧轨自杀不是没有原因的。只有在这时,纠缠他一生的内心矛盾才得以彻底解脱。 惠特曼是孤独的,但在孤独中他保持了一种博大的胸襟,为民主与自由歌唱了一生;狄金森也是孤独的,但她与大自然为伍,写出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哲理;弗罗斯特一度也是孤独的,自称是“一个与忧伤打惯交道的人”,临死前却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下这样的话“他和世界发生过情人般的争吵”,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与笑对苦难的顽强意志;海子是孤独的,却将自己封闭在个人的狭小世界里,自封为王,整天沉浸在神话、史诗的梦幻中,与现实脱节,有点像古代的士大夫和怀才不遇的农村知识分子,缺乏现代感。这是我不喜欢他的根本原因。 我为海子的死感到深切的同情与悲哀,从这首诗和他的其它一些作品来看,他应该算一位比较优秀的诗人。但要称为“天才”与“大诗人”,我以为有点过于拔高。不仅在诗艺上他还无法与真正的大诗人比肩,思想上更是差得太远。
来源:[故乡网 |
2
2009.04
« 天籁之声:上帝歌手意大利盲人-安德列·波切利
海子与海子的死【综合评述】 »
5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目前尚未登陆,不能发表评论。登陆
枫叶凡尘,先给你问个好
进来看你这篇文章,纯粹是因为这两天我常想起海子,想起他这句诗:“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不懂诗歌,不敢去评价海子的诗歌水平。尽管自己也常常写一些类似诗歌形式的日记。我也不敢去评价海子的人格,因为我不了解海子。和你聊聊我怎么看海子。
尽管海子写过一些很脍炙人口的句子,但我不是很看好海子整体诗歌的那种风格(或者说形式)。我觉得它更接近散文。要知道,海子的理想是专攻长诗的。所以,可以理解、接受。他的诗歌,达不到伟大的程度。这涉及一个天大的话题:什么是诗歌?这里我们不谈
我觉得,人们对他人格评价的争议更重要。海子不是因为逃避现实而躲进诗歌里的人。他大三左右开始涉足诗歌,直到他自杀历时7年而已。他热爱诗歌,向往成为中国的“荷马”。他天资聪慧,学历和工作也不错。但他价值观单纯、心地柔软、感觉敏感、精神脆弱、个性过于执着(换个说法就是固执偏激)。急躁易怒都是他个性的写照。所以,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屑“入世”,与周围的现实渐行渐远,包括不断的失恋。很多真正的诗人都是这样的。也可以这样说,凡人写不出伟大的诗歌。海子的个性和才华比较接近伟大诗人的人格特质。
我很崇敬海子,是因为他的死。诗歌是他的信仰。他觉得自己在诗歌和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了,也走不出诗歌的城池,不成功则成仁,他可以为诗歌而死,不愿意苟且偷生无所作为。他要让自己的死都很诗意(我不再他他的自杀细节)。我敬仰他勇于为信仰放弃生命的精神。但,在困境中坚持信仰而努力的活着,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从这点看,海子是个懦弱的人。希望后人不要效法他的行为。
要坚持有信念和 信仰的生活,常常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对吧?
只是闲聊而已
再一次问好!
想到你提及有人认为海子的诗歌代表着病句大行其道,特地回来补充一点。 海子是中国政法大学学法律出身的,毕业后留在中国政法教《逻辑学》和《美学》课程。 如果说他是个连自己写的东西是否病句都不懂,那绝对是某些人的自以为是。那些所谓的病句,其实可能和诗人在那些句型结构、意象组合背后的跳跃思维有关。也许这些跳跃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合理。需要致力于认真研究当代文化的人们费点心思去认识、去理解、去探讨。有些人,只是会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
我不否认当今所谓文化圈充斥着大量的伪文人、伪诗人,但海子是个真正的诗人。我毫不怀疑。
非常感谢您这么大篇幅文字的真诚评论和评述,The hornor is Mine.也深感荣幸! 其实当初知道海子这首诗的时候,还不知道他自杀了,随後查了资料,原来发现很多诗人都自杀死了。 中国自杀的诗人,除了海子,还有顾城、戈麦、江河的夫人蝌蚪和周建歧等。 国外的有::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犹太诗人保罗·策兰,以酒精自杀的美国诗人迪伦·托马斯,等等。 还有透露个事实,我是小时候五年级就开始写诗了。得益于我舅舅小时候4、5岁开始让我背唐宋诗词三百首,到现在我也写了 诗歌300来首了,没有全部收录在此, 幸亏我不是海子那样有名的诗人,幸亏。也从没有自杀的想法。希望以後还能有灵感出好的作品。呵呵。人生在世如果能活三百载该有多好,无限的美好生活还在等着我们呢 下面我会以一篇海子之死的综合文章回复您對于本文的评论的,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另外,我初中二年级参加了全国诗歌文选大奖赛,结果只得了个纪念奖,收到了一封从上海寄回来的散文诗歌选,于是,我就开始不懈努力的写诗了,否则人不经历打击和挫折,是难以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不断拼搏,顽强奋战的! 估计这也是我有段时间笔耕不辍的动因之一,出国前後和这段时间因为很忙,再加上没什么灵感,給自己很多推脱的理由,呵呵,想来也是可笑,其实真正的诗人,随时随地都会有心、有心得,有灵感,有思想的!只是在深度挖掘而已!是否勤奋而已!
从今天起,我要做个勤奋的人,写遍五湖四海,听歌写诗,做个快樂的人! 从今天起,我要做个幸福的人,游遍世界各地,交朋结友,做个開心的人! 从今天起,我要记住每个亲朋好友的生日,给他们送去祝愿和欢笑! 从今天起,我要問侯每位祖国的亲朋好友,给他们带去平安和祝福! 我要做胸怀宽广的人,用手,用心写字。写诗! 我要做严于律己的人,用脑,用笔创作,耕耘!
非常感谢博主的这种真诚、认真的交流。 其实我没学过诗歌(三百首唐诗真的没读全过)。中学时代受班主任影响喜欢读一些小说,包括当时的禁书。大学学医、毕业做医生、后来从商,工、农、商、学、兵,在工程、制造、软件、出版、设计行业摸爬滚打至今,甘苦自知。更多的是得到了一些我自己的人生感受。90年代末期一个时期偶尔在网络日记里写过一些类似诗的东西,有些也流传蛮多的。这么连续的写东西是06年来了51才开始的。 发现你这篇文章,纯粹是最近我常常想起海子的事情。今年是他自杀20周年。 很多关于诗歌的样式的规矩,是为了给人看着漂亮而已。即使要去配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我认为,真正的诗歌,是给自己看的,不是给人看的。是诗人心灵的咏唱。所以,形式并不重要。 在文人中,诗人的思维是最跳跃、最富裕幻想的,多数真正的诗人是唯美、浪漫、理想、执着的追随者。称他们为火山口的舞者,应该不为过。他们的思想很容易陷入失控状态。所以,精神分裂者和自杀者是文人里最多的。 “从今天起,我要做个勤奋的人,写遍五湖四海,听歌写诗,做个快樂的人! 从今天起,我要做个幸福的人,游遍世界各地,交朋结友,做个開心的人! 从今天起,我要记住每个亲朋好友的生日,给他们送去祝愿和欢笑! 从今天起,我要問侯每位祖国的亲朋好友,给他们带去平安和祝福! 我要做胸怀宽广的人,用手,用心写字。写诗! 我要做严于律己的人,用脑,用笔创作,耕耘! ” 说得真好!希望我们每天都能提醒自己,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