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何会患得患失
2011年12月2日 | 作者: 龙医生 | 431 浏览
“患得患失”是人生的常态之一。究其原因,是一个人生观或者价值观的问题。
一个人,如红楼梦里说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或者说:来的时候一无所有,走的时候也是一无所有。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活着的时候就占有欲旺盛,斤斤计较于得失,以至于思虑过重,郁郁寡欢,甚至于患上焦虑症或抑郁症呢?
归根到底,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根本问题。你也许没有想过什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类的“大”问题,但是你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背后却往往暗含着你对人生和世界的根本看法。
而最根本的人生观也许可以分为两种:占有的和自在的。占有的世界观其基本假设是:世界和他人都是东西而已,他们的意义在于被占有,我不占有,别人就占有;因此我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尽可能多的占有,而尽可能少地失去。
这种价值观是主流的,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北美。并且社会、政府、媒体等都在大力弘扬这样一种价值观。持这种价值观的人不可避免要患得患失。
自在的人生观的基本假设是:我是一个人,我存在的意义是超越物质、超越动物、达成人性。他人也是人,需要被同等尊重。世界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活动的范围,我们达成人性的舞台。人在占有的同时也被占有,因此自由自在才是人应该追求的。
这样一种价值观不是主流的,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北美。如果人人都追求自在,消费主义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对资本家和政客都是坏消息。
很明显:这个地球上大部分国家的上层建筑都在抚育一种物质主义的、占有的价值观,因此当代人如果不患得患失,那才奇怪了!
顶!赞!
都是欲望惹的祸。从今开始,要过自在人生。
蒙茶茶的午夜茶: 谬赞了。多谢光临。能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自在了。
要追求,要上进,就会患得患失.看破红尘,超越物质,不会患得患失,或者很少患得患失.凡是有个度,一点不患得患失,一点不去占有,在当今社会很难生活舒坦.过份去占有,过份患得患失,活得会很累.关键是把握一个度.每个人能承担的心理圧力不同,这个度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