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ABC
Archived Posts from this Category
Archived Posts from this Category
Posted by 龙医生 on 01 一月 2013 | Tagged as: 健康 (全局), 心理咨询ABC, 抑郁症, 写给家长, 心理健康
树人心理咨询 在北美,大家都很熟悉定期体检的概念,也就是和医生约个时间测量血压、体重及其他生理指标。 但是定期做心理健康检查的观念却未能深入人心,可能是因为心理疾病在历史上的污名。然而,定期检查一个人的情绪健康状态对于辨识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的警报信号颇有助益。而像抑郁症、焦虑症这类常见心理疾病,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在病情变严重造成个人的以及财务上的危机之前予以治疗的话,其有效性是非常高的。 由美国精… (阅读全文)
Posted by 龙医生 on 02 十二月 2010 | Tagged as: 健康 (全局), 心理咨询ABC, 心理健康
你也许注意到了: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流派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中国国内更夸张,动不动就有人宣称自己创造或者发明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法。其实如果仔细考察的话,很可能是国外很久以前就已经发明的一种方法的重新包装。 作为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你没有精力去一一了解,也不必这么做。因为心理治疗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心理医生使用哪一种方法;虽然,如果你的心理医生懂的方法多一点,也许对你的治疗会有好处。你要做的是根据“如… (阅读全文)
Posted by 龙医生 on 01 十二月 2010 | Tagged as: 健康 (全局), 心理咨询ABC, 心理健康
说到底,在加拿大,任何人具有硕士以上文凭、且经过一些心理咨询的培训的人都可以自称心理医生。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上网去搜的话,有不少人自称作咨询员(Counsellor )和治疗师(Therapist 或者Psychotherapist),而且私人开业(private practice);但是他们的学历五花八门,有很多和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什么的都不相关,还有的连硕士文凭也没有。 那么是不是有比较可靠一点的心理医生呢?是的。比较可靠的就是那些… (阅读全文)
Posted by 龙医生 on 27 十一月 2010 | Tagged as: 健康 (全局), 心理咨询ABC, 心理健康
树人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你的主观感受。因为,心理治疗/咨询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渐进的过程,因此,你不能根据一次或几次的咨询就判断出心理咨询是否有效。虽然如此,见一次面,你对于心理医生本人应该可以得出一个主观的印象,这个印象可以作为你判断对方是否是一个对你有益的心理医生的基础。其中有两个要点: 第一,你需要寻找安全感。在和某个心理医生的面谈中,你是否觉得安全,是否觉得能够知… (阅读全文)
Posted by 龙医生 on 22 十一月 2010 | Tagged as: 健康 (全局), 心理咨询ABC, 心理健康
经常有网友来信询问:怎样才能获得心理咨询服务?有什么样的程序要走?下面就描述一个最常见的心理咨询/治疗程序: 首先要考虑的是付费问题。如果你决定自费,程序较为简单,你只需要联系到一个心理医生,就可以去咨询或治疗了。 有些朋友有稳定工作,也有员工福利,希望使用公司福利来支付,就比较复杂一点,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搞清楚公司福利中的关于心理咨询或治疗的相应条款。 具体方法:仔细阅读员工福利手册。公司的人… (阅读全文)
Posted by 龙医生 on 08 十月 2010 | Tagged as: 健康 (全局), 心理咨询ABC, 写给家长
在医院工作的结果是我对于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的弊端了解更深,特别是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说一个典型的心理诊所故事吧。一个青少年心理诊所,有精神科医生,也有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主要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医生主要进行心理治疗。现在,有了一个少年病人,来到这样一个诊所,父母或学校或本人认为她(他)有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等等。会发生什么事? 最常见的是:这个孩子很快就开始吃精神科药物了。虽然… (阅读全文)
Posted by 龙医生 on 24 八月 2010 | Tagged as: 情感 (全局), 心理咨询ABC, 心理健康, 心理与社会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的心理治疗理论是建立在一个概念之上的: 正常,或者说,健康。 那么,什么是正常或者健康呢?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如果一个人能够完成他的社会角色对他的要求,他就被认为是正常的或健康的。具体来说,这意味着他能够按照所在社会要求的方式工作,并且他能够参与到社会的再生产中去,也就是说,他能够养育一个家庭。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健康或正常意味着个人成长和幸福的最优化。 如果一个社会的结构能够提供给个… (阅读全文)
Posted by 龙医生 on 13 五月 2010 | Tagged as: 健康 (全局), 心理咨询ABC, 心理健康, 写给家长
工作的关系,我常常被病人的家长们问道:龙医生,请问您有没有教育子女的灵丹妙药呀? 寻求灵丹妙药是人们非常热衷的一件事,这一点,从极为畅销的傻瓜书系列、心理自助书籍、各种网络出版的“如何做”文章或录像就可见一斑。 一次,一个患严重的焦虑症的女孩的父母诚恳地问我:有没有关于教育焦虑儿童的书籍可以参考。我当即给他们开了个书单。我还介绍他们见了本地最好的少儿精神科医生;医生建议:用药+心理治疗。后来,我听说,… (阅读全文)
Posted by 龙医生 on 20 四月 2010 | Tagged as: 健康 (全局), 心理咨询ABC, 心理健康
有人认为: 对精神病人无法进行心理治疗。事实是,在心理治疗的经典精神分析法的时代,弗洛伊德曾经认为:精神分析的治疗对象必须是在智力上有望发展出洞察力的中产阶级人士。 精神病,作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患者缺乏对现实的把握,因此也就很难发展出符合现实的洞察力。 那么,对于精神病患者,到底能否进行心理治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讲清楚两个误区:其一,精神病人=疯子; 其二,疯=傻。 精神病人,由于其… (阅读全文)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