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1918,行驶于加拿大的神秘列车…… (二)
2018年8月8日 — jiafeimao — 34 浏览
—一战期间中国华工过境加拿大赴法百年纪念
二、过境前的准备
1917-18年8万劳工过境加拿大,连接了三个大洲,横跨了两个大洋,总运程约一万八千多公里,为时近两个月。由于太平洋一段德国的鱼雷潜艇尚未侵入,加拿大全境和平,大西洋加拿大海域,1917年德军的鱼雷潜艇全年没有出现, 1918年8月德军潜艇U-155最早出现于加拿大外海的时间已在4月劳工运输结束之后。不过在远洋航行中,一直有英军的战舰护卫航行,法军的战舰也曾参与过护航。整个过程没有出现重大战事。
整个运程涉的三段水陆路运输为:
1.太平洋航线(15天左右)
起自中国威海卫/青岛,在日本的长崎、横滨中转,到达加拿大温哥华岛南端维多利亚的加拿大皇家太平洋海军总部埃斯奎莫而特(Esquimalt)下属的威廉角营地(Williams Head)登陆,隔离检查后,赴温哥华港。
2.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铁路线(7-8天)
劳工从温哥华Pier A港Immigration Detention House直接接乘CPR东行,到达北美中部和北部最重要的水陆路枢纽蒙特利尔中转(夏季也会行驶到魁北克转水路)。来往列车经过其下两个大的车站转运站Glen Yard 和Sortin Yard ,或附近的Outremont, Ballantyne,也会接驳到当时加拿大国有铁路 (Canadian Government Railways) Turcot线继续向东运行。总计里程温哥华-蒙特利尔2866英里、温哥华-魁北克3030英里、温哥华-圣约翰(St.John) 3348英里,温哥华-哈利法克斯3623英里。
以蒙特利尔为中心,每年5月到10月夏季,圣劳伦斯河解冻,劳工列车从蒙特利尔或魁北克的远洋码头直接上远洋轮,沿圣劳伦斯河入海,穿坎索海峡(Canso Strait)去到哈利法克斯港,装载其他货物或乘客后赴英。冬季圣劳伦斯河道冰封,11月至来年4月,CPR从蒙特利尔经加拿大小镇梅干提克(Magantic)过境美国缅因州,到达圣约翰港,最后到哈利法克斯港。
3.大西洋航线(13天左右)
由哈利法克斯港出发,远航英国利物浦,最后赴法国港口勒阿弗尔(Le Havre)。
太平洋线,英军总编为4个部分队,用四条CPR航线和两条英国商务航线(实际运行时,航线还有增加)。由于此次行动的保密性,又因为船的运载量大小不同,英国香港海军舰队办公室负责对船运的 25000名劳工进行编制。每船采用Party(团)为单位,一条船为一团,人数不等。代码用字母来排序。此前的四条已行于开普敦与地中海航线的船分别为 A、B、C、D,所以加拿大的第一船就从Party E开始。 每船由英国军官与卫兵护卫。
过境加拿大的劳工列车,以特殊列车(Special Trains)为名,也有丝绸列车(Silk Train)的昵称。1917年至1918年共计发出43车组。每组4-6列车,平均运载2000-3000劳工;每列车分11节劳工车厢,1节客车厢,4个节行李厢,1节开放行李厢, 共17节。配有足够的燃料和水。每节车厢配有 2名责任军官,2名非责任军官。全车组44名押车士兵,2名备选士兵,共50人,配有翻译。严格由加拿大陆军部配备。如果没有足够的押运卫兵,禁止运行。这些规定,也同样用于海运航行。4月20日,在第一艘船Empress of Russia 的劳工被运到圣约翰港前,大西洋线接应的Lake Manitoba 缺少护卫,海军部特致电要求停止运行。之后类似的情况,都严格地处理。
为了严防传染病,尽管在离开中国前劳工们已经通过了严格体检,沙眼、肺结核等传染病已经全部杜绝,但是每船都配备了医生,监视其他病症。劳工第一站到温哥华岛的威廉角隔离区筛查,开始时,规定下船后隔离14天方可放行,后来船只则患者留在隔离区,健康者载运到温哥华港,转乘火车继续前行。全部运程来看,有不多的几次船上、陆上天花、腮腺炎等流行病爆发的病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17年11月,劳工营赴哈利法克斯的途中就出现了传染病和精神疾病等症状,以至于到哈利法克斯后送进医院救治。由于住宿条件的限制,很多军营和学校都用来临时安置劳工。整个航程英国与加拿大都派有传教士,服务于劳工。
伙食供应上,英军1917年1月第一船启运前,就由香港舰队雇佣华人公司Wang Kee Co. 来制定劳工食谱。CPR也为劳工的食物定量标准照顾到了东方的饮食习惯,加入了大米为主食,甚至准备了筷子。 远航船上也配备了蒸饭炉。但是伙食问题,一直是劳工反抗的原因之一。1917年6月太平洋Bessie Dollar船、10月大西洋船Justicia都曾经有过劳工因伙食克扣而引起的动乱。为此海军部曾在Justicia事件后,特致电哈利法克斯海军运输部门,并附上太平洋航船Empress of Russia、皮特洼营地(Petawawa)劳工伙食定量食谱提供参照。
此次过境行动的主要承运者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R)以及船运公司(CPOS),一战中为协约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PR和SPOS的52艘船,承运了超过100万的人力和400万的物资。频繁的航行,损失严重,一战结束时,仅27艘幸存。本次9万多人(含7000多名押送人员)的行动,它们动用了144列列车,12艘远洋船加入运输。加拿大的国家铁路公司(Canadian Government Railways, CGR)也提供铁路线,供CPR列车中转行驶。
最值得一提的是,CPR蒙特利尔的客运助理毛姆(Walter Maugham), 每次根据英、加军方的航船时刻,作出CPR的列车时刻表,记录了从太平洋航班到达温哥华开始,每列客车发车时间、军方押车人员和劳工的准确人数,各停靠站点与时间。CPR在温哥华的发车时间,依据大西洋船班到达哈利法克斯的时间而定,大西洋航班未落实,劳工会滞留于温哥华岛,等大西洋船班的时间确认后,才组织发车。毛姆每次的时刻表,成为加拿大档案馆所保存的最系统和完备的过境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