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还不打感冒针?
2016年12月7日 — 老鼠也移民 — 1,898 浏览
起码我周围很多朋友还没有(Flu Shot), 每年不打流感针,也不去体检的华人群体绝对偏高。加拿大接受流感疫苗的比例“非典”后几年达到高峰,后来还有回落,安省是最低的,多伦多更是低中之低,因为这个地区移民群体偏多。甚至有医疗背景的人与我这个门外汉辩论其的必要性,他素不知华人属于高危人群(因为相当多的流感病毒来自于中国,而我们又每天普遍地接触中国移民、旅客、留学和回国探亲人士)。相反那些在加拿大边远地区生活的人,每天都见不到几个陌生人,这感冒针实在是可打可不打。
我和家人都是年年注射流感疫苗,并没认真记录/计算过,但是感觉上就是比那些不打感冒针朋友和邻居每个冬天都过得好一些。
“疫苗”英文是“vaccine”。来自于拉丁文“vacca”,就是“牛”的意思,源于早期使用的“牛痘”,人们接种了牛痘后,对天花产生抗体,这样就不会得此病死了。以前造成人类大面积死亡的病:麻疹、天花和伤寒,现在我们很多人已经没听说过了。今天采用的强制性疫苗接种十分有效,如果你家小孩不打简称为“百白破”(D P T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三合一), 会被学校拒之门外。医院工作的人不打流感针,连班都没得上。从统计数据上看,接种流感疫苗至少减少50%以上的学生缺课和职员请假,这当然不包括那些带病坚持上学上班的。不相信科学的,早年就有美国流行的“耶和华见证人”(JW - 极端基督教的分枝),后来中国的法轮功也曾经说过“生病不用吃药、打针”,更不用说预防疾病了。
不打感冒针的人群不外乎有这几类人:1)是怕麻烦(虽然区区几分钟);2)有针头恐惧(讽刺的是针灸是中国人发明的)3)听信谣言(这是我想写文章说服的人群)虽然加拿大和美国政府每年都花巨资宣传,每年流感接种上升比例仍在1%左右。拒绝的人群往往是少数民族,非高等教育和低收入人群。华人中不凡有开奔驰、宝马的,但不相信接种疫苗的,虽然其本人和孩子身上早都有, 这再次说明了在我们人群中金钱和知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互联网上不讲科学的文章千奇百怪,口袋里有点钱的人啥都讲究就是不讲究信息的质量,看什么就相信什么,反而每年以英文为主的政府流感疫苗的宣传都是打水漂。
根据美国统计,每一百万支流感疫苗就有一支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包括打错剂量,感染或者是过敏反应(比如对鸡蛋过敏的)。但流感疫苗绝不会造成流感,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巧合,因为你打针的前几天已经感染了,专业网站上说有部分儿童注射后有轻微的低烧。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只是在这件事上“利”远远大于“弊”,就像“吃米饭”也可以“噎死人”的一样,保证你一定能在历史上找到案例。
打感冒针与坐飞机有点相似之处。虽然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有不少人恐惧坐飞机,包括我在国内做教授的父母,每次他们乘飞机之前都要告诉我存折/密码在哪里。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位统计学教授计算过说,“每次你走进汽车比走进机舱的死亡概率高出十九倍之多”。我敢肯定地说,在任何商业飞机上飞行要比在多伦多央街上走路安全得多,其实很多人只是不喜欢高空缺氧,或者是封闭式的环境。
为什么每年都要打感冒针,1)因为人体免疫在一年内就开始消失;2)新的流感病毒每年都在产生。根据加大联邦政府数据,每年受流感影响的人口约佔在总数10%到20% , 住院的约12,200人,导致死亡约3,500人(相信大多数都是高龄人士)。从历史上来看全球流感的数字就更加惊人:1)1918年西班牙流感,死亡人口五千万到一亿,地球上的3-5%的人口不见了;2)1957年从中国爆发的“亚洲流感”,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一百万;3)1968年的“香港流感”;全球死亡七十五万人;
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对时间上、地理上相隔自己遥远的事缺乏想象力。那我就讲我们身边多伦多曾经发生过的事吧:2002年底至2003年中,由中国南方爆发的“非典”,其死亡率高达10%。除中国大陆及香港以外,最多死亡人数的城市就是多伦多。安省共有25,000人被隔离, 400人证实感染,其中44人死亡,当时的重灾区就在多伦多士嘉堡 - 发生我们身边的人和地方 !
如果人人都打感冒针,那流感的命运也会像“麻疹”和“天花”最终不会再是人类死亡的原因,香港当年的“猪流感”和“禽流感”不是也越来越少吗 ?讲到这里,我不知道是否说服了你打感冒针 - 注射流行性感冒疫苗。最后希望,你为了自己和家人,以及周围所有的朋友,抽一点时间去打针吧 (Flu Shot)!
作者是在医疗系统工作的吗? 好像不是吧。每年护士们打流感疫苗的有多少知道吗? 一半左右, 至少我们医院是。打了流感针你就不会得流感吗? 别天真了。医院里有多少得流感的人是打过针的, 百分比很高。前年的流感针保护比例只有20%。还有, 流感和萨斯, 猪流感没半毛钱关系。 政府6个月研发出来的疫苗有多少可信度, 先调查一下再发言吧。
(因为相当多的流感病毒来自于中国?而我们又每天普遍?地接触中国?移民,旅客,和回国探亲人士)。你這条反华集团的走狗,又能获得多少狗粮!
Caroline 你好,谢谢你发表意见。
你是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吧?我则毫无关系。甚至没有学过生物课,应该学“卫生课”的时候,我去了“学工学农学军”。
我知道去年安省有30多家医院强制医疗人员“打感冒针”或“带口罩”,也遭到安省护士协会反对, 相信部分医院的结果是不了了之。
“猪流感”应该是流感的一种,有一年我打的时候,医生告诉我疫苗包含了H1N1(猪流感 )。至今还不知道他有没有育苗,我举“非典”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传染疾病和接种疫苗的重视。
你的逻辑很牵强,打了流感针后还有可能会得流感(因为它太复杂而且经常变化)因此就不该打。难道我们滑雪带头盔,开车绑安全带,就保证我们不受伤甚至死亡吗?
我选择了相信被我纳税的政府,你则选择只纳税,但不相信它、也不采用它的免费服务,这是人各有志。有关要不要打感冒针,其实你辩论的对象不应该是我,应该是庞大的各级政府以及它的研究机构,当然也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chen wb 你好,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想法。
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看了英文星报的一篇文章,它大概的意思说多伦多流感都是中国的人带来的,我非常气愤 - 并写信打电话与他们理论。后来自己花了数小时研究,结果是很多病毒的确来自于东南亚(主要中国),部份欧洲地区。当时流感还以发现的地名编号排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北京”已经超过150 ,“莫斯科”超过10;“巴黎”还不到10。
这些流感病毒源来自于家禽(鸡鸭鹅类),或者其它畜生(比如猪),中国人口与它们生活的太近,所以容易感染。而在美国加拿大养鸡养猪的人,都是开车去还要换工作服,所有没听说过那个流感病毒源于这里的。
以理服人,你绝对不应该在扣帽子 -骂人。希望你和我们其他同胞一样,来到这里入乡随俗,行为举止被到主流社会接受,甚至赢得欢迎。当然也包括不随地吐痰、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或者是用上手臂捂住口鼻(没有纸巾的话) 以此防止潜在或可能的流感扩散。
博主你好, 谢谢你的回复。
的确, 安省很多医院要求他们的工作人员必须打flu shot 或戴口罩, 但还是有不少人不打。他们每天和病人们打交道, 暴露在各种病菌下, 你以为是他们无知无畏吗?
当然, 老弱病残孕还是鼓励去打的。 我本意是说你要知道这只针里面是什么, 有什么帮助, 不要人云亦云, 政府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纳税, 也积极接受政府提供的其他疫苗, 因为它们经过多年的实验, 是可以信赖的。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是否接受疫苗是个人选择, 是应该被尊重的。 你本可以写一篇宣传flushot 的文章, 但不要质问他人, 更不要扯上人种, 收入很教育水平。
建议博主多做research, 客观一些, 不要总觉得我们华人拖了世界的后腿。
谢谢, Caroline。
你真是点到了我的痛处,我真认为“华人拖了后腿”。作为华人的我有一个野心:想让加拿大的华人成为美国的意大利人。虽然意大利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恶轴心国之一 (德、意、日),看看意大利人今天的成就:他们的歌剧、服装和饮食被世界包括美国大多数人广为接受,意大利人命名的纽约机场,意大利女人坐阵的国会众议院主席位… 相比赴美国更早、人数更多的中国人远远落后, 为什么?
不提“为自己、也为别人”的感冒针,看看“仅为他人”的器官和骨髓捐赠吧,华人的比例更小(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一个死人可以救八个活人》)。你大可以做一个试验,去华人最多地区的红十字会捐血站,算一算那里捐血的华人比例。一个民族不能客观地评估自己,走在别人前面的机会非常渺小。我所说的“人种、教育、收入”都有真实数据做后盾,一个敢于说说出事实的人是不应该受到他人指责的。
谢谢你与我讨论。
博主你好,你的回复没有发火,能登出我的意见,真是难能可贵。你要宣传打感冒针,可以讲它的好处和有没有付作用。为何要帶上中国?在中国国内没有动员打感冒针,那不成了……。我们部分华人有些陋习和素质不高,你不能夸大事实,哗众取宠。甚至牵连到整个中国!反华宣传,你的野心?
谢谢cwbin。哈哈,又是“反华”- 好熟悉的两个字。
当年美国驻华大使华人骆家辉,为了使馆工作人员和家属的健康,把PM2.5机器带到北京,并以英语在被中国封锁的社交媒体“推特”上公布。该行为也被称做“反华”,甚至“侵犯主权”。
最为讽刺的是,当时中国用的PM10.0 ,今天立法一律改为骆家辉选的PM 2.5 , 全国上下包括政府人民,都开始热议雾霾(PM值)了, 按当时的标准这是集体“反华”行为。一个梗直的美国华人拯救了多少中国人性命!
本地华人打感冒针、捐血和捐赠器官的人口比例都相对大大地偏低;世界上记录的流感病毒相当多的来自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不是讲“自信”吗?指出”一点点缺点” 就觉得大惊小怪。你以去搜索一下,以“丑陋的美国人”命名的电影、电视连续剧、小说、乐队、音乐专辑等等,在过往的50年有多少。
我都不知道“反什么”是一个正面的词汇,还是负面的词汇。当年相对优秀的共产党人,数都数不完的名字,都被扣上了“反党”的帽子。哪怕说的是事实,或者想法与你不一样,都属于”反”,那就“反”吧!
至于我的“野心”,再上一篇回复已经讲的非常清楚。
谢谢博主的文章。 我一直有这个疑问,流感病毒每两周换一代,而我们的疫苗以以前的病毒作抗原制成的抗体,而免疫反应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异性,那么我们今天的疫苗似乎特异的针对以前的病毒。这是我以前微生物与免疫学课学到的。就此我还特地问了些业界人士,但回答不甚满意。所以我总觉得生物制品公司起的影响会不会超过医学本身。
Mirage99, 你好。
我觉得这就对了。经过一番研讨,决定最后决定是否打感冒针。我只知道疫苗每年生产两次,因此它的有效率受到限制。但是打感冒针会好好过不打感冒针的,这是经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的。
我和活在这个社会的其他人一样,遵循一种Social Norms(社会常态)。什么是Social Norms?简单地来说: 1)见面握手离别再见;2)如厕后冲洗和洗手;3)红灯停绿灯走 … 等等。我们不用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一向暂且假设政府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这里面包括了美国的CDC和联合国的WHO)。 如你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容易产生一种幻觉:“怀疑一切、打击一切”。请问,你在医院做手术的时候,会去验证一下医生的资格吗?你坐飞机的时候,能去检查下机师的精神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