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条清寒的人生路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绘画音乐舞蹈的一个人。小的时候学过小提琴钢琴跳舞就是没有学过画画,在小学中学的时候最喜欢的科目就是美术,记得第一次画工笔画的时候,我仔仔细细画的一幅牡丹花让老师称赞不已;从那以后,我对绘画和手工制作都有说不出的一种热爱。自己用布缝小包、缝娃娃,用纸壳纸板做机器人,设计小房子……每一节美术课我都当做是一个星期最享受最快乐的假期。… (閱讀全文)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绘画音乐舞蹈的一个人。小的时候学过小提琴钢琴跳舞就是没有学过画画,在小学中学的时候最喜欢的科目就是美术,记得第一次画工笔画的时候,我仔仔细细画的一幅牡丹花让老师称赞不已;从那以后,我对绘画和手工制作都有说不出的一种热爱。自己用布缝小包、缝娃娃,用纸壳纸板做机器人,设计小房子……每一节美术课我都当做是一个星期最享受最快乐的假期。… (閱讀全文)
从前有一个男孩子跟我说,有段时间他和一个搭档在很远的云南边陲小镇考察,大街上很空旷,他忽然很想很想唱歌,于是两个大男人一前一后大声唱着california dreaming,唱完了才发现被风吹得脸很痛,伸出手摸上脸颊,不知什么时候满脸都是泪水。。。。。 现在歌还在,那个人却不知在哪里。。。 一首歌,可以是一辈子. 第一次在重庆森林里听到这首歌就震撼不… (閱讀全文)
生活在多伦多,和国内一样要行色匆匆赶地铁挤公车,汇入大批人流涌进一个个小小的格子间。所不同的是,在国内好歹朝夕相处的是知根知底的同胞,文化背景心领神会;可是在这里,点头拍肩的亲密同事们,却是五颜六色的各路洋鬼子们;职场讲究的是斗志斗勇,总想着在国内身经百战,到了大洋彼岸人际关系应该简单得多,也应付得绰绰有余轻松得很;不会有国内复杂得恨不得用上… (閱讀全文)
我想我这辈子都会这样,在每个季节无可遏止地想起你。 我本以为我已经淡漠了这份情感,不是的,我高估了我的能力。周五的黄昏,因为请朋友到家里吃晚餐,我去楼下超市;每个周五是免费报纸派发的日子,我随手拿了最厚的一份。走在路上,边翻边看。我看到了一篇送别的文章,印在报纸最后的专栏里;是木然写的《珍惜总在握别后》;那种字里行间渗透的离别情… (閱讀全文)
这是一个离别的月份, 伸出手,无法触摸多少滴泪水飘散在告别学生时代送别的车窗外; 抬起头,无法计算在多少本纪念册上写下各奔前程的祝福; 闭上眼睛,无法聆听有多少悲伤的,含着泪水的骊歌在歌唱; 不舍离别,不舍手指分开的那一瞬间;不舍挂上电话说再见后的空鸣;不舍渐行渐远的身影;不舍一个人坐在床边,在冉冉的烟雾中,手指间的烟已经快要燃尽,却只是怔怔的坐着……… (閱讀全文)
深夜从朋友处返家,星光点点,扭开音响,有歌声淡淡倦倦“没有爱又会怎样,谁都要孤独收场;我最后一次站在你的身旁,藏起天使的翅膀……”歌声让人心酸惆怅,一路漫不经心开着车,脑子里却全是朋友泪流满面的眼睛,这一场相别三年后的再见,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朋友是一个非常直爽可爱的女孩子。初见她时倚在门边,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脸颊,笑起来脸颊一边一个酒窝,一副天真… (閱讀全文)
最近几天打开MSN Message的界面,满眼满屏的都是红心,一个个顶在每个人的名字前。红心后面都有一个China,意思彰显天下,我爱中国。心中装着中国,胸膛里跳动着中国心。 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爱你,中国。 用红心来表示爱其实始于一个纽约的设计师,最开始也是阴差阳错因为服装版面缘故,把LOVE用红心来代替,我爱纽约,一个红心站在纽约和我之间;不经意的一个小设计却风… (閱讀全文)
4月13日,是个大日子,会被历史永远记入史册的一天。 清晨6点,6000人从多伦多、蒙特利尔同步出发,在交通局的实时监控摄像头上,黄色的校巴、白色的旅游大巴和一辆辆挂着小国旗的私家车缓缓从镜头前列队驶过,整齐的气势让人恍然回到从前的百万大军浩然前行的盛况。 我在店里一直看表,一直看时间;10点了,车队们应该还有一个小时就到了;11点了,大家应该开始纷纷进入渥太… (閱讀全文)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 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的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让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 (閱讀全文)
有天在图书馆看书,结果那么寂静的公共图书馆,因为几个小孩子的哭闹奔跑让人恍然感觉在室外的公园。 一个妈妈,黑头发,听口音是东北的,带着三个孩子,孩子的年龄呈梯形结构,4岁3岁2岁;光头俩,短发女孩子一个。 2岁光头不停的大声哭闹叫嚷; 3岁的光头一刻不停的推倒地上的书,然后摔在地上 4岁的短发也没好哪去,大声的与她妈妈聊天,咚咚的… (閱讀全文)
三月最后的这个周末,登打士广场(Dundas)是红色的海洋。 其实,事前我并没有想过我应该去,或者不应该去,因为我从没有想过我要支持谁反对谁。但后来我还是去了,我只是想去看看,因为那句口号感染了我:One China,One family! 加拿大记者很幼稚 起先是在一个留学生聚集的论坛上,楼主说他想组织一次游行… (閱讀全文)
夜凉如水,透过温暖的玻璃窗,膝盖上面盖着厚厚的羊毛毯;我心里面念着那个永远长不大的鬼娃娃;它梳着黑色齐齐的刘海,皮肤是冷冷的泛着蓝光的白色,它的眼睛是黑色的,浓墨的两个空洞;它的身上有针缝的疮疤,它只是不微笑,不说话,为什么在所有人见到她的那一刻,瞳孔里面反射的是恐怖的光? “哎呀,哎呀,我只能这样,挂在单杠上,不停地晃~” 我… (閱讀全文)
“It’s not about fighting, it’s about lose. Tibet will lose culture, China will lose Tibet.” ——DAVE 3月14日。拉萨。 这一天老百姓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应是“两会”、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或者是“315消费者权益”专题等。但,电视新闻的镜头却聚焦在全城戒严的消息。政府将僧人禁闭在寺庙里,禁止他们的示威抗议,以此为导火索;中午11点开始,街道比往常多了一群一群的藏族… (閱讀全文)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