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想联翩
前天陪女儿去图书馆,看到《杨绛传》就借回家了。这也许是我大学毕业三十后第一次在图书馆借文学书籍,惭愧得很! 昨天午饭后拿着书读起,首先了解到杨绛的父辈,并解开了我一个多年的疑惑:杨荫榆和杨绛的关系。记得高中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是杨荫榆即杨绛。多年后知道杨绛和钱钟书,为此还专门谷歌了杨绛,发现时间不符。这次终于得知被鲁迅骂… (阅读全文)
前天陪女儿去图书馆,看到《杨绛传》就借回家了。这也许是我大学毕业三十后第一次在图书馆借文学书籍,惭愧得很! 昨天午饭后拿着书读起,首先了解到杨绛的父辈,并解开了我一个多年的疑惑:杨荫榆和杨绛的关系。记得高中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是杨荫榆即杨绛。多年后知道杨绛和钱钟书,为此还专门谷歌了杨绛,发现时间不符。这次终于得知被鲁迅骂… (阅读全文)
小时候过年,除了放鞭炮,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了。在老家,粽子是过年必备品,我们称之为“年粽”;包粽子是项大工程,一般邻居们都同时包,相互有所照应。首先洗粽叶,这个活小孩子可以干,大人们把把关就行。接着磨绿豆破边,泡水脱皮,这个我也做过。切肉腌肉是母亲们事了。料备齐后,大人们开始包,小孩有学包的,有打下手的。我手脚笨,只能负责把包好的粽子的绳子编成辫子… (阅读全文)
这几天,有关大佬们的哭疯传朋友圈。 王健林在公司年会上听一首《歌唱祖国》而激动落泪,这个我有感同身受。不知从何起,每每听到国歌,无论是中国国歌还是加拿大国歌,我都泪流满面。不是说我有多爱国,只是被那种气势氛围感染了,与其他无关。我想王健林大多如此,他说“从1998年起,每次听到这首歌就内心激动”。 孙宏斌是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提及乐视说到“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心… (阅读全文)
昨日中秋节,特意读了周作人的散文《中秋的月亮》,颇有感慨。 周作人“于赏月无甚趣味”,“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首先他说京师有句谚语“男不拜月”,拜月只是妇孺之作。然后说月亮是种怪物,潮水、女人及精神病受其影响。残月更凄惨,异物(妖魔鬼怪)却喜之。最后他说月圆和善但总有一股冷气。基于这几个原因,周作人在中秋夜喜欢吃月饼多于赏月。 我觉得周作人是个大男… (阅读全文)
一 最开心的事,是捉蜻蜓。 一到暑假,每天都要背着书包去捉蜻蜓。先找一种像麦穗的草,大概一尺长,在底部掐断,再把像麦穗那头掐掉,得一草杆。然后在草地上找幼小蜻蜓,baby那种,它们大多在草地里。看到小蜻蜓后,等它停好了,轻手轻脚走到它旁边,慢慢蹲下。微微窝起右手手掌,靠近小蜻蜓,突然加速,朝它横扫过去,紧急握住拳头收口。一般八九不离十都能捉到。右手捉到… (阅读全文)
因为我是立秋后出生的,小时候老师问我们最喜欢哪个季节,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秋天。秋天是气爽的季节;秋天是金黄色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老家的夏天很长,大半年都是高温天气,闷热得浑身粘乎乎的,直到秋天来了,早晚才有点清爽的感觉。秋天,最喜欢看整片整片成熟的稻穗,黄灿灿的,让人满足,让人踏实。院子里的黄皮树和龙眼树挂满了果实,让人垂涎欲滴。谁不喜欢… (阅读全文)
这几天天气极寒,又适逢两女儿放假,窝在屋里没出门。想起整个12月都没读散文了,挑了朱自清的散文集,第一篇就点开《荷塘月色》。 想必上中学时是要背诵这篇课文的。时隔三十几年再读起来仍琅琅上口,很熟悉的感觉。也许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吧。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想逃避现实,无奈逃不了,借荷塘月色抒情。此刻,年过半百的我只对他那句“我爱热闹,也爱冷… (阅读全文)
昨晚看电视剧《恋爱先生》,靳东的老爸说“现在的孩子还有谁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我小女儿立马举手回答道:“我。”我笑着说她“等你像姐姐这么大的时候就不喜欢了。” 我爸爸家有七个兄弟姐妹,妈妈家五个。我从小就比较特立独行,不喜欢串亲戚,最不喜欢所有亲戚集中到我家过年。想来我一直不擅于处理人际关系,看不了别人自私自利,勾心斗角,虚情假意。直到结婚生女,老公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