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为什么的时候, 我有些措手不及. 我总是这样的信口开河地凭我的直觉坦言. 我没有认真地想过为什么, 确切地说我没有一惯的用我的言论为我在这个想法上找到支撑点, 想得更透彻些.
骄傲和自卑, 自大和自卑就象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一个人的思想中并存. 骄傲点, 自大值越高, 自卑的程度就越深. 对此, 我一直是深信不疑的, 可, 这样说的人很多, 解释的人很少. 这样说, 会不会有点人云亦云.
又或, 没有一种解释让我信服, 让我可以把这个困惑从根本解决掉, 并把它对自己人格的影响从根本上清楚出去, 从而生活得更洒脱愉快.
在思考这几个关于自字头时, 思想未免有些混乱. 骄傲, 自大, 自卑, 自信, 自私, 自我. 我常常在想, 自大和自信有什么区别, 自私和自我又有什么不同. 区别的本质在哪里?
那日, 将这几字反复咀嚼于心, 却发现”比”字当中. 大自有小, 卑字反傲, 公反是私. 然而, 以何字对我, 你么? 还是无我? 以何字对信?
骄傲, 自恃比他人强, 倘若遇比己强者, 又胜不过, 必卑. 而做假也会因此而起, 恶性循环, 心里的罪恶感无法满足自己的骄傲, 反而会让自己感觉更加的卑劣.
卑者, 自知比他人弱, 若遇比己差者, 必傲. 穷人乍富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人对08年奥运会的过分狂热也有几分这个原因.
自信, 并无与他人相比, 若有瑕疵, 充其量不过是固执己见罢了.
比, 如果你能将这个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中国文化, 从你的基因里尽早的清楚出去, 你的幸福值可能会升高很多, 幸福感或许会流出些, 也就不用等着它来找你了. 正所谓施比受有福. 等着好事来敲门的, 永远是乞丐.
如果, 你能真正的不去比, 或许你才会更理解那句,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的含义. 别傻傻的以为三重才是你登峰造极的目标. 其实, 只要你别二…..重就行.
至于, 自私和自我, 我还没彻底理顺. 哪天想好了再吐, 再来恶心你.
您老人家最近脑袋瓜儿转得蛮勤嘛?好好好,俺把懒招牌扛走插俺那去。
昨晚看了《赵氏孤儿》,好!特地推荐给你,快找来enjoy下。
刚网上看到的一些介绍——
【民做了士该做的事】
南方周末:拍《赵氏孤儿》的缘起是什么?
陈凯歌:我们小时候可以端着饭碗随便串门,可以睡在玩耍的孩子家,遇到困难有人同你站在一起,相信士为知己者死,人和人的一诺千金。这些对中国人很重要的东西,现在全丢了。
今天的中国人站在价值观的十字路口,你在社会里跟人接触,能听到很多令人惊讶的事,有人欠三万块钱还不起自杀了,有人当着对象的面跳河男朋友不管,走了……我们这个社会出了什么问题?
大家通常说,这是一个诚信缺失、底线缺失的时代。我理解时代变化太快,大家措手不及,西方300年做的事中国30年做了,时代剧变,受罪的还是老百姓。
我经历过“文革”。我为什么会写《少年凯歌》(《我的红卫兵时代》1989年在日本出版)?那时我让政治给绑架了,全民让政治给绑架了;今天我们让钱给绑架了,所有都拿数字说事,GDP是数字,电影票房是数字。我们从鸦片战争到现在,好像一直很难避免情绪化和极端,老是不能中庸。《赵氏孤儿》是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对而言, 我浑身上下大概就脑袋瓜不懒.
谢谢推荐. 等我哪天勤快了就看. 还记得上次热议的那个海藻的连续剧么, 我到现在还没看呢.
陈凯歌, 看他说的这话, 对他开始有些好感, 至少他肯思考.
海草这是你说的;“正所谓施比受有福.”,你赶快把你每个月的工资的1/5寄过来,然后你就慢慢的赏受你因施而得的福吧!
又来个抢钱的? 早都施完了, 税务一半, 银行一半. 正郁闷呢. 所以想教化他人, 为了大家的幸福, 都施给我吧~
虽然会说“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但还是与佛无缘,终归营营,跳不出自我;也未能得道称仙。
若山是山来, 水是水; 当我是我来, 佛是佛. 山水何别? 我佛何异? 那些吹捧仙道优于他人的人, 不过一个二字, 哈哈~